命格之算,历来纷繁,阳历公历,莫衷一是。
阳历,以地球绕日公转一圈为周期,是自然界真正的天文历法。公历,则于公元16世纪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调整制定,综合了太阳年和阴历月,更易于民用。
命格之推算,历来受文化传统影响。中国传统以农历为主,故命理学亦沿用农历。农历既有阴历的成份,又有阳历的成份,受月亮盈亏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影响。
而阳历和公历,虽然都是以太阳为基准,但由于公历加入了闰年闰月等调整,使得阳历和农历之间有较大的偏差。
因此,对于命格的推算,若是遵循中国传统,则以农历为准。农历包含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,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不过,随着时代变迁,公历在全球的普及度越来越高。因此,也有部分命理师认为,在当代社会,使用公历推算命格亦可。
命格是看阳历还是公历,没有绝对的定论。不同的地域、文化和时代背景,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。重要的是,无论采用哪种历法,都要尊重传统,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算。
命格是基于出生时的天象来推算的,而天象与阳历和公历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一致。因此,在判断命格时,应以阳历为准。
阳历,又称太阳历,其历法依据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,一年为365.2422天。阳历的月份与地球公转太阳十二个星座相对应,如白羊座、金牛座等。
公历,又称格里历,其历法是在阳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,引入了闰年规则,一年为365天或366天。公历的月份与阳历的月份并不完全一致,存在闰月的情况。
由于公历引入了闰年的规则,会导致公历和阳历的日期有时会有差异。因此,在判断命格时,应以出生时的阳历日期为准,而不是公历日期。
例如,某人出生于公历2000年3月1日,但阳历日期为2月29日(闰年)。在判断该人的命格时,应以阳历的2月29日为准,而不是公历的3月1日。
命格的推算应以阳历为准,这是因为阳历的月份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星座相对应,而天象与星座的变化是命格推算的基础。
命格占算,古来有之,关于命格推算的依据,历来众说纷纭,有以年份为准,有以出生日为准,莫衷一是。
主张以年份论命的认为,天干地支纪年,循环十二年一轮回,每个人出生年份所对应的干支,决定了其命格的基本格局。不同的年份,气运不同,所生之人性格、运势也会有所差异。
而主张以出生日论命的则认为,出生日是人出生时所在节气,节气变化对应着气场转换,不同出生日之人所受气场影响不同,从而影响其命格。比如出生于立春当日者,性格开朗,事业运旺;出生于冬至当日者,性格沉稳,财运亨通。
事实上,命格推算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问,既要考虑年份,也要考虑出生日,还有出生时辰、出生地点等因素。不同派别有着不同的推算方法,各有其依据和道理。
因此,对于“命格是看年份还是出生日”的问题,不能一概而论。具体到每个人,应结合其具体出生情况,进行全面的命理分析,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。
算命看阳历还是阴历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。有些人认为阳历是国际通行历法,应该参考阳历算命;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阴历是农历,更贴合中国传统文化,应该参考阴历算命。
从命理学的角度来说,算命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:
年柱:出生年份的干支
月柱:出生月份的干支
日柱:出生日的干支
时柱:出生时辰的干支
其中,年柱确定了命主的大运,月柱决定了命主的性格和家庭环境,日柱是命主的本命,而时柱则影响着命主的晚年运势。
根据中国传统的命理学体系,年柱、月柱和日柱都是以阴历为准计算的。因此,如果你想准确算命,应该参考阴历的出生日期。阳历只用于确定年柱中的年支,而不会影响命格的其他部分。
需要强调的是,命理学只是预测人生的一种辅助手段,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性格、努力和际遇等因素同样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。因此,与其执着于命格,不如脚踏实地,努力提升自己,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