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卦卦序查询方法:
1. 先天八卦图:
乾(?)西北方
兑(?)西方
离(?)南方
震(?)东方
巽(?)东南方
坎(?)北方
艮(?)东北方
坤(?)西南方
2. 后天八卦图:
乾(?)西北方
坎(?)北方
艮(?)东北方
震(?)东方
巽(?)东南方
离(?)南方
坤(?)西南方
兑(?)西方
3. 卦序规律:
先天八卦图中,卦序按照阴阳消长的顺序排列: 乾、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
后天八卦图中,卦序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排列: 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
8个基本卦的卦序查询方法
第一步:明确8个基本卦
8个基本卦: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
第二步:确定天数
从上往下数,将每个卦对应的数字相加:
乾:1第三步:求出余数
将上一步求得的天数除以8,得到余数:
6 除以 8 = 余 6
第四步:根据余数确定卦序
余数对应卦序:
余 0:乾
余 1:兑
余 2:离
余 3:震
余 4:巽
余 5:坎
余 6:艮
余 7:坤
示例:求出8个基本卦的卦序:
天数:6因此,8个基本卦的卦序为:
1. 乾卦序排列方法
《易经》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看似随意,实则暗藏玄机,融合了数学、哲学、阴阳等多方面原理,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。
《易传》中的卦序排列方法
《易传》中记载了两种卦序排列方法:
元包卦序:由乾卦(阳)和坤卦(阴)两个基本卦衍生而出。先分乾卦为三,坤卦为三,再叠加成八个卦,依次为震、巽、离、坎、艮、兑、乾、坤。这是卦序排列的基础。
八卦相错卦序:在前八个卦的基础上,奇数位卦和偶数位卦按一定规律交换位置,形成新的卦序:乾、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。
八卦相叠卦序
将八卦叠加起来,共形成六十四卦。根据《易传》的记载,卦序排列的方法为:
按八卦相错卦序排列奇数位卦。
按元包卦序排列偶数位卦。
以奇数位的上卦与偶数位的下卦叠加,形成六十四卦。
卦序排列的哲学思想
卦序排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、阴阳、乾坤、万物变化规律的认识:
乾坤开辟:八卦之首乾坤,代表天地之始。
三才相生:元包卦序中,震巽离坎艮兑乾坤形成的三才卦序,体现了天地人三才相生的关系。
五行相配:八卦和五行相配,震巽木、离火、坎水、艮土、兑金,体现了万物生克制化的规律。
阴阳消长:八卦相错卦序中,阴阳卦位交错变化,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规律。
卦序排列的数学原理
卦序排列也体现了数学的原理,利用二进制、三进制等数学方法进行推演:
二进制:八卦的卦象由三条线组成,可表示为二进制数,其中阳线为1,阴线为0。这样,六十四卦对应于0到63的二进制数。
三进制:卦序排列还与三进制有关。乾坤卦序为三三相重,共九位,对应于0到8的三进制数。八卦相错卦序则对应于0到7的三进制数。
通过上述方法,古人构建了严谨而有序的卦序排列系统,为《易经》的占卜、筮数和哲学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八卦基本卦的排序方式如下:
1. 乾(?):天
2. 兑(?):泽
3. 离(?):火
4. 震(?):雷
5. 巽(?):风
6. 坎(?):水
7. 艮(?):山
8. 坤(?):地